1、开盖前离心,使散落到管子中的冻干粉尽可能聚集到管底;10000rpm或12000rpm,上升到最高点后速度即刻下降,直至停止旋转,整个过程大约30s或者3000-3500rpm离心5min,两种离心方法效果等同,可根据客户实验条件自行选择;
2、采用说明书上面推荐的缓冲液及储存浓度进行冻干粉复溶,复溶剂以及蛋白需平衡至室温后再进行复溶操作,可采用摇晃、颠倒或者低速摇摆平台进行混匀,确保瓶内蛋白全部充分溶解。注:不能使用涡旋仪进行快速震荡或者枪头吹打;
3、此重悬液在4-7°C可保存2-7天,浓度不低于100μg/ml,如要长期保存,建议使用含载体蛋白(如0.1%BSA、10%FBS、5%HSA)的缓冲液(PBS)进一步稀释,如果是做无血清培养或者动物体内实验时,细胞因子中不能含有BSA、FBS和HSA,可以使用5%海藻糖作为载体,然后分装冻存于-20°C至-80°C。注:分装保存时建议使用低吸附的管子,并避免反复冻融;稀释分装浓度不低于10μg/ml,分装体积不低于10μl。
1、为什么要进行离心?
答:大部分细胞因子均为冻干粉状态,冻干粉运输方便,而且比较稳定,可长期保存。但是,在运输的过程中瓶内粉末容易散落到瓶壁或者瓶盖上面,离心是为了让蛋白粉末尽可能聚集到瓶底方便后续进行复溶,减少损失。
2、说明书上面推荐复溶浓度不低于100 μg/ml 这个浓度是指什么?
答:说明书上面复溶浓度不低于100 μg/ml 是指重悬的浓度/储存浓度,不是最终实验的工作浓度,如果希望更低浓度的稀释可以再次使用含载体蛋白的溶液进行稀释、分装和保存。
3、如何保存重新溶解后的重组蛋白?
答:(1)溶解后的重组蛋白分装体积一般建议在10或20 μL左右,浓度不低于10μg/mL。(2)分装后的溶液应储存于低吸附管中,防止蛋白吸附在管上降低蛋白活性。(3)分装后的溶液可保存于–20°C条件下,如果有-80°C冰箱,建议保存在-80°C 冰箱中。
4、蛋白复溶稳定剂海藻糖和BSA怎么选?
答:一般情况下,用于普通细胞培养可以使用含有BSA载体的重组蛋白。当进行某些实验,如无血清培养或动物的体内实验,细胞因子中不能含有BSA,FBS 或HSA等动物或人的蛋白,建议选择5%海藻糖作为载体蛋白。
5、配置载体蛋白的溶液指的是什么溶液呢?水可以吗?
答:水不可。该溶液通常是指pH 近中性,有一定缓冲能力的缓冲液,如PBS等。
6、为何需要将溶解后的重组蛋白分装保存?
答:(1)反复冻融会对重组蛋白的活性造成影响;(2)分装可以避免多次取用可能引起的污染。
7、重组蛋白产品的稳定性如何?
答:(1)重组蛋白大部分均为冻干粉,在室温条件下非常稳定。但是收到产品之后还是建议您将冻干产品保存在-20°C至-80°C。(2)对于大多数产品,重悬后在4°C仅能短期保存。如想长期保存,建议使用含载体蛋白(如0.1%BSA)的溶液稀释已重悬的蛋白,然后分装、冻存于-20°C至-80°C。(3)避免反复冻融,每次冻融均会引起蛋白的部分变性。
8、不同的蛋白复溶方法为何不相同?
答:蛋白的溶解性与很多因素有关,其中比较重要的是pH值和离子强度。如果您所用的复溶液与说明书中所标明的不符,很有可能会造成重组蛋白溶解不完全或者是溶解后蛋白稳定性不好,均会影响重组蛋白活性。说明书上面推荐的复溶剂是经过验证可以保证蛋白能充分复溶的,建议复溶以说明书推荐溶剂进行复溶操作。